核心观点证券配资网站
行情回顾:2025年6月3-6日,具身智能指数涨幅1.35%,与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涨跌幅排名比较中排名第15,跑赢沪深300约0.47pcts。年初至今涨幅为25.24%,跑赢沪深300约26.8pcts。估值上,最新具身智能指数静态PE约36.2倍,处于历史中等偏高水平。量上,具身智能指数成分股合计成交量达94.5亿股,环比上周-9.3%,居历史中等偏下水平。上周换手率5.7%,成交活跃度排市场第23。个股方面:上周共102个个股实现上涨,占比仅68%,端午假期以来具身智能产业出现较多市场消息面催化,叠加市场情绪回暖,投资热度较高的机器人板块行情有所回升。涨幅前五为超捷股份、长华集团、旭升集团、金沃股份、绿的谐波。
行业重要事件梳理:1)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拟赴港IPO;2)北京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加速进化”正式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3)亚马逊将测试用人形机器人送快递;4)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离职;5)RoBoLeague 世界机器人足球联赛将于6月28日在北京开赛;6)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更新“天工2.0”视频;7)雷军表示汽车工厂正试用机器人相关能力;8)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9)湖北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发创新基地;10)荣耀发布多个机器人相关岗位招聘计划;11)王兴兴表示机器人格斗会成为未来比较受欢迎的体育赛事;12)亚马逊采用 Deepseek 和阿里通义千问进行机器人操控;13)Figure创始人更新机器人分拣快递视频;14)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启报名,8月15日北京开幕;15)福莱新材发布柔性传感器二代新品。
最新观点:1)主机:新参与者持续涌入,基于场景应用的新品比例提升。中短期我们看好具备细分场景快速落地能力的主机厂,长期看好:①综合技术积累深厚、产品生态格局好的龙头企业;②制造能力突出,专业化全维度协助初创企业落地的代工企业。2)应用场景:25年关注细分场景的应用突破。率先落地的场景集中在工业物流、toB的机构养老、特种环境(转炉炼钢,电力巡检)、农业,以及toC的陪伴&玩具机器人。3)“大小脑”:政策、标准、产品与方案密集发布,真机数采中心+仿真训练+数据集标准共同推动数据规模和质量提升。4)灵巧手:应用定义产品,微型丝杠和微型减速器、各细分材料、传感器等均具备结构性机会,关注电子皮肤边际变化。5)零部件:一是关注头部企业量产机配套供应链相关机会,例如特斯拉25年5月股东大会中,潜在发布Gen3灵巧手的预期加强,关注T链确定性强的标的,以及轻量化、高能量密度、散热、续航等边际变化板块。二是产业化落地中,产业链核心硬件的无框力矩电机、丝杠、减速器、电机、传感器等零部件,以及决策系统的主控芯片、大模型算法及软件等环节。
风险提示
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的风险,下游场景开发进度、需求空间不及预期的风险等。
一、行业行情回顾
我们筛选了A+H股市场中共150支代表性公司标的,基本涵盖了机器人主机、核心关键零部件(电机、减速器等)、下游应用场景开发等具身智能全产业链环节。我们统计了150家公司总市值,并以基期为2024年1月3日、基点1000点,构建了“银河证券具身智能指数”,以此跟踪具身智能市场行情变化。
具身智能指数涨幅居前。2025年6月3-6日,具身智能指数涨幅1.35%,与申万31个一级行业指数涨跌幅排名比较中排名第15,跑赢沪深300约0.47pcts。周内最高日涨幅为6月5日的1.17%。全年看,具身智能指数走势自24年10月下旬持续上行,经历3月后的回撤后再次攀升,在上周有所回调后,本周再次上行。指数25年初至今涨幅为25.24%,跑赢沪深300约26.8pcts。
估值上,2025年6月6日具身智能指数静态PE约36.2倍,处于历史中等偏高水平。
量上,6月3-6日具身智能指数成分股合计成交量达94.5亿股,环比上周-9.3%,居历史中等偏下水平。上周换手率5.7%,成交活跃度排市场第23。
图1:银河证券具身智能指数与沪深300市场表现(单位:亿股)
资料来源:iF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图2:银河证券具身智能指数与沪深300估值(PE LYR)变化
资料来源:iF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图3:银河证券具身智能指数与申万一级行业指数周行情总结(柱状图&左轴为涨跌幅,折线图&右轴为换手率)
资料来源:iF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个股方面:上周共102个个股实现上涨,占比68%,端午假期以来具身智能产业出现较多市场消息面催化,如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牵头制定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智能化分级》、机器人足球联赛将在北京开赛、广东成立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等,叠加市场情绪回暖,投资热度较高的机器人板块行情有所回升。涨幅前五为超捷股份、长华集团、旭升集团、金沃股份、绿的谐波。跌幅前五为恒而达、骏创科技、速腾聚创、斯菱股份、中坚科技。
表1:2025年6月3-6日具身智能行业涨幅前10公司(市值单位亿元,估值PE TTM,业绩预测使用iFind行业预测平均值)
资料来源:iF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表2:2025年6月3-6日具身智能行业跌幅前10公司(市值单位亿元,估值PE TTM,业绩预测使用iFind行业预测平均值)
资料来源:iF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二、行业事件梳理
1、工业机器人龙头企业埃斯顿拟赴港IPO
6月4日,埃斯顿发布公告,公司拟发行境外上市外资股(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主板挂牌上市,以深化全球化战略布局,加快海外业务发展,提升公司国际化品牌形象及核心竞争力。公告提到,埃斯顿本次发行H股股票所得的募集资金在扣除发行费用后,将用于(包括但不限于)全球化产能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全球化销售和客户服务网络建设、战略性投资与收购以及补充营运资金等用途。
https://mp.weixin.qq.com/s/AZ13kH1Diiz5_L3lJGPcgA
2、北京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加速进化”正式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
6月4日,北京——人形机器人整机厂商“加速进化”今日正式宣布完成超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深创投集团领投,金鼎资本跟投,老股东源码资本、英诺天使基金、民银国际、彼岸时代等持续加注。资金将重点用于产品迭代升级与规模化量产交付,标志着国产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再提速。
https://mp.weixin.qq.com/s/qLPopV8e0h5ARZEXUAKIvg
3、亚马逊将测试用人形机器人送快递
6月5日消息,据悉亚马逊正在着手测试将人形机器人用于包裹投递服务,计划让人形机器人从其Rivian电动送货车中走出,并将包裹直接送至消费者家门口。数据显示,亚马逊目前已投入超过2万辆Rivian电动送货车用于包裹运输,预计到本十年末,该数字将增长至10万辆。目前,这些车辆仍由人类驾驶员操作,并由人类完成包裹投递,但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接手投递环节。据媒体报道,亚马逊即将在其旧金山办公室的“人形公园”内测试人形机器人,目标是取代部分人工配送岗位,削减巨额运营成本。
https://mp.weixin.qq.com/s/H72gtRqkO_cqsXcgnbaGyw
4、特斯拉人形机器人项目负责人离职
美东时间6月6日,特斯拉擎天柱人形机器人Optimus项目负责人米兰·科瓦奇( Milan Kovac)宣布了自己即将离职的消息。科瓦奇在X上发布文章说,他“不得不做出一生中最艰难的决定”——离开Optimus。他写道:“我离家太久了,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国外的家人在一起。”科瓦奇声称,这是“唯一的原因,与其他任何事情都无关”,他对马斯克和特斯拉的支持是“坚不可摧的”。
https://mp.weixin.qq.com/s/vQF33Wpq_7Lx-iI-wrCJKA
5、RoBoLeague 世界机器人足球联赛将于6月28日在北京开赛
6月28日,RoBoLeague 世界机器人足球联赛将在北京亦庄开赛。本届赛事为人工智能 AI 赛,全部参赛机器人通过 AI 策略,自主进行比赛。日前,经过预选赛的激烈角逐,北京信息科技大学Blaze光炽队、清华大学未来实验室 Power 智能队、清华大学火神队、中国农业大学山海队四支战队成功晋级决赛,即将在绿茵场上演一场属于人工智能的“世界杯”。据了解,此次赛事以“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加速 T1 作为赛事标准平台,面向全国进行招募。
https://www.ithome.com/0/857/519.htm
6、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更新“天工2.0”视频
6月3日,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发布视频,更新“天工2.0”人形机器人在各类真实环境中的表现。据悉,“天工2.0”拥有超长续航,可应用于商业服务、工业、特种作业、物流及家庭等多场景。
https://www.cls.cn/detail/2047329
7、雷军表示汽车工厂正试用机器人相关能力
6月3日,小米创始人雷军在小米投资者大会上披露,五年前小米就开始投资研发机器人领域,目前汽车工厂正在试用相关能力。
https://www.cls.cn/detail/2047442
8、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成立
6月6日,由广东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牵头,会同省直相关单位组建的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正式在广州举行成立大会,现场发布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信息平台,举行金融机构助力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发展、广东省智能产业基金签约仪式,省科技厅、省工信厅还发布一批技术合作重点项目。在人工智能领域,2024年广东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2200亿元,今年前四个月超77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方阵;在机器人领域,拥有整机、关键核心零部件、系统集成应用商等全产业链,初步建立涵盖“大脑—五官—肢体”的智能机器人全产业链,工业机器人产量自2020年起连续五年稳居全国第一。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30943417
9、湖北加快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研发创新基地
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6月4日下午到武汉东湖高新区调研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情况,并为湖北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产业联盟揭牌。王忠林强调,随着人工智能加快融入生产生活,人形机器人产业已经成为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未来产业的新赛道、经济发展的新引擎。要咬定目标不放松,进一步增强发展意识、机遇意识,坚持目标引领,全力推动人形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培育壮大新质生产力。要切实加强科技研发,围绕强“大脑”、强“肢体”、强“整机”,加强产学研用协同,推动人形机器人与脑机接口、具身智能、大模型等前沿技术交叉融合。要全力推进产业化发展,强化产品思维、市场思维,以需求为导向,加快打造一批高可靠性、高性价比的整机产品,推动人形机器人在发展中应用、在应用中发展。要加大支持力度,各有关方面要强化支撑保障,实施包容审慎监管,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引导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投入,促进新技术新产品研发、推广、应用,为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营造良好生态。
https://www.cls.cn/detail/2049336
10、荣耀发布多个机器人相关岗位招聘计划
荣耀近期发布多个机器人相关岗位招聘计划,包括机器人结构可靠性及轻量化仿真专家、机器人运动控制算法专家、机器人感知规划算法专家、测试工程师(机器人方向)、机器人软件系统开发工程师、机器人具身大模型与数据算法工程师、电机驱动器工程师等。
https://jnzstatic.cs.com.cn/zzb/htmlInfo/c5341378204640e098e011129847ce76.html
11、王兴兴表示机器人格斗会成为未来比较受欢迎的体育赛事
6月6日,在北京智源大会现场,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表示,未来机器人格斗会成为全球大家比较受欢迎的体育赛事。在大会现场,宇树科技机器人G1展示了格斗的动作,“参加格斗比赛是为了给大家展示一下当前机器人技术的发展情况,从而带动整个行业的发展,未来我们也希望做更多的商业化拓展和尝试。”
https://www.bjnews.com.cn/detail/1749185858129977.html
12、亚马逊采用 Deepseek 和阿里通义千问进行机器人操控
6 月 6 日,据外媒报道,美国亚马逊公司正在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并采用 DeepSeek、阿里通义千问等开源的大语言模型进行机器人的操控。据了解,亚马逊已在其硬件研发部门 Lab126 内组建了一支新的 Agentic AI(代理式人工智能)团队,着重推进“物理 AI ”的研发工作,希望创造能够根据自然语言指令执行任务的机器人。亚马逊团队成员介绍称,他们一直在使用 DeepSeek、阿里通义千问等开源的大语言模型,来帮助机器人更好地理解周围环境并规划自身行动。
https://www.ithome.com/0/858/819.htm
13、Figure创始人更新机器人分拣快递视频
6月6日,Figure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布雷特·阿德科克(Brett Adcock)在社交平台更新人形机器人最新视频。视频中,一台Figure人形机器人熟练地进行快递分拣,其通过整理快递,并将条形码朝下以方便扫描仪识别。阿德科克表示,这台机器人由端到端通用控制模型Helix自主驱动,该模型在物流方面取得了巨大改进。
https://www.geek.net.cn/latest/234183.html
14、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开启报名,8月15日北京开幕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于2025年8月15日-17日在国家体育场(鸟巢)和国家速滑馆(冰丝带)举办,6月6日官方开启报名通道。
https://www.ithome.com/0/858/922.htm
15、福莱新材发布柔性传感器二代新品
6月5日,福莱新材在浙江嘉善召开“机器人触觉第二代新品发布暨产融赋能研讨会”,产业界、资本界120多人参会。会上,福莱新材发布了柔性传感器第二代新品。据介绍,该产品独创“真柔性、全曲面、三维力”三大核心技术,大幅提升了柔性传感器性能。
https://paper.cnstock.com/html/2025-06/06/content_2077809.htm
三、行业最新观点
本周围绕应用落地的政策支持力度持续,产品迭代和场景部署加速。工信部近日召开会议表示将推动大模型在制造业重点行业落地部署,并将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国内外企业围绕具身智能机器人应用的布局增加。例如,亚马逊计划开发用于机器人的Agentic AI框架,并即将开始测试人形机器人用于递送包裹。开普勒与兆丰控股签署战略协议将展开智能制造场景合作。具身大模型通用+行业专用齐头并进。近日银河通用解锁了导航新任务并推出端到端导航大模型TrackVLA,Figure已经实现机器人自主、拟人化地翻转物流包裹条形码。在从学术研究走向落地过程中,具身大模型泛化性能提升的尝试更为聚焦,呈现通用+行业专用同步发展。工信部近日也强调了要统筹布局通用大模型和行业专用大模型。我们认为未来此趋势将进一步巩固。灵巧手触觉传感软硬件新品推出,未来软件重要性有望加强。福莱新材首发第二代柔性触觉传感器,具备“真柔性、全曲面、三维力”三大特性。他山科技开发了国内首个基于真实电容式触觉传感器产品的仿真模型,并联合灵巧智能推出了基于MuJoCo 环境的触觉传感器仿真及DexHand021 灵巧手的触觉协同训练框架。我们认为当前灵巧手及触觉传感硬件优化对产品性能提升依旧十分关键,但未来软件的重要性将逐渐加强。
1)主机:上海张江具身智能大会智元远征A2首获CR证,灵奕发布细纱自动接头机器人,仿生产品展出增多,25年人形出货将超万台,主要用于数采中心。该环节仍是目前市场关注焦点,围绕重点玩家已形成T链、F链、宇树链、智元链等明确主线,同时还有诸多潜力巨大的玩家待挖掘,如小米链等。短期内,企业动态如特斯拉发布Optimus最新工作视频、小鹏宣布产业规划等,乃至优质新玩家入局均有望形成市场热点从而带动行情。中长期内,市场预期源于对企业研发实力、产品生态、技术背景等诸多竞争优势的综合考量,我们认为布局方向有 ①综合技术积累深厚、产品生态格局好的龙头企业;②制造能力突出,专业化全维度协助初创企业落地的代工企业。
2)应用场景:我们认为该环节是具身智能产业化的最大突破点之一,应用场景的差异化也会影响到各上游的技术路线走向,落地能力极强的企业有望获取产业链主导而享受更高的弹性。目前场景主要集中于数据采集、汽车工业等领域,短期内我们看好特种、危险领域等领域带来的加速放量机遇,长期看好大模型等打通商业、生活服务等通用领域,同时关注部分规模体量大、且有较强资质壁垒市场带来的溢价空间。
3)灵巧手:该环节占主机成本高,同时直接影响机器人实际工作能力,是具身智能产业化关键一环,投融资关注度高。目前空心杯+连杆占比高,价格打至万元以下。25年预计出货因时、灵心巧手领先。主机厂自开发成为趋势。霍尔(帕西尼)、电容(他山科技)、压阻(华威科)等皮肤技术未收敛,同时有新方案液态金属GaIn压阻式(宇叠科技)、超小指关节力传感(美蓓亚三美)。该环节软硬件技术瓶颈较高、收益-成本比低等因素,分歧也相对较大,兼具较高的成长性及不确定性。我们认为当前灵巧手布局需以下游应用为核心出发点,各细分材料、传感器等均具备结构性机会,技术优势是公司成长潜力的最大催化剂,关注电子皮肤等边际变化较大的领域。
4)零部件:核心零部件如丝杠、减速器、电机等已在24年至25年初收获不错涨幅,零部件整体平均PE TTM已提升至历史较高水平,同时大量新入局者增加了赛道拥挤度,竞争态势存在快速激化风险。目前发展趋势是轻量化、高能量密度等,小象(东睦股份22%参股)、盘毂动力展出轴向磁通方案(小型化高输出,但价格高30%+)。
5)“大小脑”:上海张江具身智能大会仿生数据库、训练开发系统等内容增多,智元发布AimRT v1.0正式版,运动大模型“龙跃”发布。从底层数据出发,真机数据质量最佳,政策加持数采中心加速落地;仿真数据库或成突破口。
后续建议关注:
1)T链:特斯拉25年5-6月股东大会、潜在发布Gen3灵巧手,6月tier1产量变化情况。
2)论坛&新品发布:7月26-28日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海);8月8-12日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北京);云深处人形机器人整机&灵巧手,以及小米和华为(含赛力斯)新品发布。
3)赛事催化:8月15-17日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北京);12月“众擎机器人自由格斗赛之《机甲拳王》”(深圳)。
投资建议:我们重申相较于其他新质生产力产业,当前具身智能推进速度、远期空间等均具备优势,行业具备强阿尔法属性,对比新能源汽车发展不同阶段与板块行情走势来看,我们认为当前具身智能产业已渡过前期主题投资阶段,进入由政策与技术驱动的产业发展前期,具身智能产业市场规模以及板块行情仍具备广阔增长空间,当前正处于渗透率提升驱动下的产业发展加速“黄金期”的前期,行业投资价值凸显;同时由于路线尚未收敛,各环节均存在差异化或边际变化较大的重点推荐方向。
图4:新能源汽车板块行情伴随产业发展不同阶段历经四个时期,在产业发展加速期板块行情迎来最高速、幅度最大上涨
资料来源:iFind,中国银河证券研究院
四、风险提示
1、关键技术突破不及预期,导致产品性能要求低于市场水平,无法正常适应下游应用场景,行业发展受阻的风险。
2、下游场景开发缓慢,需求空间打开不及预期,行业缺乏市场验证的正反馈以及改进的过程,产业化进程停滞的风险。
3、全球贸易壁垒提升,供应链受到打击,尤其芯片等高端零部件紧缺导致行业发展失速的风险。
4、政策调整过快或支持性减弱,具身智能新兴行业未能形成内生成长性导致行业发展减慢的风险
如需获取报告全文,请联系您的客户经理,谢谢!
本文摘自:中国银河证券2025年6月9日发布的研究报告《【银河新能源智造】具身智能产业跟踪(3):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大模型加速在制造业落地》
分析师:
石金漫 汽车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2030002
曾韬 电新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5030001
鲁佩 机械行业首席分析师 S0130521060001
段尚昌 电新行业分析师 S0130524090003
研究助理:秦智坤、彭星嘉
评级标准:
评级标准为报告发布日后的6到12个月行业指数(或公司股价)相对市场表现,其中:A股市场以沪深300指数为基准,新三板市场以三板成指(针对协议转让标的)或三板做市指数(针对做市转让标的)为基准,北交所市场以北证50指数为基准,香港市场以恒生指数为基准。
行业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10%以上。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10%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公司评级
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20%以上。
谨慎推荐: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20%之间。
中性:相对基准指数涨幅在-5%~5%之间。
回避:相对基准指数跌幅5%以上。
法律申明:
本公众订阅号为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银河证券”)研究院依法设立、运营的研究官方订阅号(“中国银河证券研究”“中国银河宏观”“中国银河策略”“中国银河总量”“中国银河科技”“中国银河先进制造”“中国银河消费”“中国银河能源周期”“中国银河证券新发展研究院”)。其他机构或个人在微信平台以中国银河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院名义注册的,或含有“银河研究”,或含有与银河研究品牌名称等相关信息的其他订阅号均不是银河研究官方订阅号。
本订阅号不是银河证券研究报告的发布平台,本订阅号所载内容均来自于银河证券研究院已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本订阅号所摘录的研究报告内容经相关流程及微信信息发布审核等环节后在本订阅号内转载,本订阅号不承诺在第一时间转载相关内容,如需了解详细、完整的证券研究信息,请参见银河证券研究院发布的完整报告,任何研究观点以银河证券发布的完整报告为准。
本订阅号旨在交流证券研究经验。本订阅号所载的全部内容只提供给订阅人做参考之用,订阅人须自行确认自己具备理解证券研究报告的专业能力,保持自身的独立判断,不应认为本订阅号的内容可以取代自己的独立判断。在任何情况下本订阅号并不构成对订阅人的投资建议,并非作为买卖、认购证券或其它金融工具的邀请或保证,银河证券不对任何人因使用本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所产生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或与此有关的其他损失承担任何责任,订阅号所提及的任何证券均可能含有重大的风险,订阅人需自行承担依据订阅号发布的任何内容进行投资决策可能产生的一切风险。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仅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在相关证券研究报告发布当日的判断,相关的分析结果及预测结论,会根据银河证券研究院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预先通知的情况下做出更改,敬请订阅者密切关注后续研究报告的最新相关结论。
本订阅号所转发的研究报告,均只代表银河证券研究院的观点。本订阅号不保证银河证券其他业务部门或附属机构给出与本微信公众号所发布研报结论不同甚至相反的投资意见,敬请订阅者留意。
《证券期货投资者适当性管理办法》于2017年7月1日起正式实施,通过微信订阅号发布的本图文消息仅面向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图文消息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若您并非银河证券客户中的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请取消关注,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任何信息。
本订阅号所载内容的版权归银河证券所有,银河证券对本订阅号保留一切法律权利。订阅人对本订阅号发布的所有内容(包括文字、影像等)的复制、转载,均需注明银河研究的出处,且不得对本订阅号所在内容进行任何有悖原意的引用、删节和修改。
投资有风险,入市请谨慎。
来源:中国银河证券研究证券配资网站
宜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