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放话"武力护台"散户炒股,声称若台海爆发冲突将行使集体自卫权,中国导弹部队随即亮出"万弹齐发"的威慑姿态;德国中将索尔弗兰克更狂言部署80万大军压境俄罗斯,北约180天快速反应计划曝光!这两大二战战败国的"军事复活秀",究竟是自主行动还是美国"代理人战争"的先手棋?

高市早苗这波操作确实够狠,她做了安倍晋三和小泉纯一郎也未曾做过的事情,抛出"台海存亡论"直接把台湾问题和日本“生存”绑一块,说啥“集体自卫权”必须用,堪称日本右翼冒险主义巅峰。强硬如她,事后虽然解释只是“假设”,但仍坚持认为这符合日本政府的长期态度,并拒绝收回言论。
结果当然遭遇中方拍桌子反对,提出"三连反问"强势回击,中国驻外外交使团纷纷表态予以强烈驳斥。耐人寻味的是,日本政府紧急"鸽派转向",仅三天后便重申"对话解决"立场。这也暴露其战略困境——实力对比之下,冲绳基地恐成解放军"东风快递"首波目标,6000枚中国导弹覆盖半径内,日本本土经济命脉(如丰田、索尼供应链)将遭毁灭性打击。
历史是最好的镜子:二战时美国曾向日本输送93%的废钢铁、80%的石油,助其侵华;如今中国反制利器已非武器,而是"经济生命线"——日本对华贸易依赖度高达22%,新能源汽车、半导体产业深度绑定。高市早苗的"武力秀",实则是为美国"印太战略"冲锋陷阵,换取美军核保护伞续期。

在欧洲方向,索尔弗兰克中将的言行更加诡异。其披露《德国行动计划》堪称"战争剧本":180天内在俄边境摆开80万北约部队,装甲师、核潜艇全上阵,建设立陶宛永久基地、德国境内交通网改造、加密通信协议等细节逐步曝光。但性子历来刚猛的俄罗斯反击更加凶悍——6000枚核弹头中1500枚"随时可发射",普京曾警告"若生存受威胁将动用核武"。
实际上,这只是陈腐的欧洲安全框架进一步暴露的危机而已。德国近期的冲锋陷阵,修改宪法突破"债务刹车"、国防支出飙至GDP 2%以上,恰是美国"欧洲再军事化"的关键棋子——通过立陶宛基地、波兰装甲师形成对俄"三面围堵"。俄方直指德国"纳粹复兴",而美国在乌克兰危机中扮演"军火贩+规则制定者"双重角色,一边卖武器一边放宽“乌军打俄本土”的限制,整个欧洲都快被拖进战争泥潭。
要说这全球持续动荡的背后推手,尽管各有其内在必然,但美国的推波助澜也不必回避。回望历史,美国在全球战争中的“翻手覆雨”历历在目。在二战中先纵容日本侵华(提供731部队数据换取豁免),后因珍珠港事件转向反法西斯;如今在亚太复制"代理人战争"模式——通过日德制造台海、俄德紧张,自己则布局"科技小院高墙"(半导体、AI禁令)、"金融核武"(美元霸权威胁)和"军事岛链"(关岛中导、濒海作战团)。

最近,美军一系列骚操作更是暴露其意图。"乔治·华盛顿"号航母又跑西太晃悠,配合菲律宾部署中程导弹;特朗普更被曝试图罢免美联储主席,操控货币政策巩固美元霸权。兰德公司警告,美国若在关税战、科技战失利,可能狗急跳墙采取"特殊行动"——核武装台湾、袭夺岛礁或引发中美舰机"擦枪走火"。
面对日德"武力狂潮"背后的美国黑手,中俄需双线突围:
经济上:利用中国全球供应链主导地位,对日德实施精准科技脱钩;推动"去美元化"结算,动摇美国金融霸权根基。
军事上:解放军"反介入/区域拒止"体系已成型,东风-41、055大驱形成有效遏制;俄军在白俄罗斯部署战术核武,对北约形成"核平衡"。
战略上,中俄需强化"上合组织+金砖机制"多边合作,避免被美国"分而治之";同时揭露美国在台海、乌克兰问题上的"双标行径",争夺国际道义制高点。

说到底,日德这波“武力狂潮”哪是它们自己能定的?分明是美国霸权焦虑的投影。可历史早已证明:谁在核心利益上玩火,终将被怒火吞噬。中国既有“止戈为武”的耐心,也有“亮剑自守”的决心;俄罗斯更用核威慑划了红线。这场大国博弈,拼的不是武力,是道义和智慧——谁能真正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谁才能引领世界走出"战争阴云"。
【军迷互动话题】
你认为日德"武力狂潮"是自主行动还是美国棋子?中俄应如何联手破局?评论区等你犀利点评!
宜人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